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全国政协委员郭代军两会履职获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报道
发布时间:2025-03-12浏览数:
      近日新华社、新华网、CCTV-1、CCTV-13、人民政协报、工人日报、四川政协报、川观新闻、四川在线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诚投建工集团董事长 郭代军 两会声音

     如何培养一流的技术工人队伍?郭代军建议,可从人才培训、制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、政策激励等多个途径着手。一方面,通过建筑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模式,培养企业所需的建筑产业技能人才,实现建筑工人队伍的技能化、年轻化。

      另一方面,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建筑工人技能等级评价体系,将建筑工人的技能等级与薪酬体系挂钩,激励建筑工人主动学习掌握新技能新工艺。

      此外,制定相应政策,鼓励建筑企业对工人进行技能培训,根据培训效果给予资金补贴,同时通过税收减免或返还等政策,鼓励建筑企业招用高技能建筑工人,激励建筑企业培养和留住人才。

      郭代军还建议,要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,为其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,让他们能安心工作。(来源:新华社客户端)

       针对新一代农民工用工情况,郭代军委员表示现在年轻一代农民工思想灵活,受教育程度高。

       “他们还是很有创意,比如有些年轻人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创收,还是很厉害的。”郭代军委员说。(责任编辑:刘庆生)

      “鉴于新就业形态的迅猛发展,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。”郭代军提出,对社保体系中的“灵活就业人员”与“新就业形态人员”进行清晰界定,区分“劳动关系”“劳务关系”与“合作关系”,据此制定既保障劳动者权益又符合企业需求的社保参保标准。

     “完善企业吸纳就业补贴、扩岗补助等政策,确保政策迅速有效落地。”郭代军补充道,对于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民营企业,应给予更大的政策激励,如税收减免和抵扣等。同时,提高社保补贴标准,并适当延长补贴期限,以减轻企业的人力成本压力。(本报记者:张园 吕婉莹)

      “报告对过去一年的政协工作总结得非常全面。作为总工会界别委员,我将与其他委员深入交流,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打造一支高素质建筑工人队伍,促进建筑业发展。”走出会场的中诚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代军委员信心满怀。(采写记者:曲欣悦 陈晓燕 张嫱 曹玥 朱欣)

 

    “今年参加全国两会,我关注的是如何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,以及如何更好地保障建筑工人的权益。”四川省全国政协委员、中诚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代军建议,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,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,助力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。进一步完善建筑产业工人的劳动保障制度,加强对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,推动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向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转型(四川政协报见习记者:黄笑菲)
 

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、中诚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代军委员表示,过去一年中,全国政协紧紧围绕中心、积极履行职能,协商议政成果显著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职工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,工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。作为总工会界别的委员,肩负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职责。在履职过程中,将进一步加强对这类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,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完善与落实,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。(川观新闻记者:陈婷)
 

建筑行业如何培养一流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?郭代军建议,可从人才培训、制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、政策激励等多个途径着手。一方面,通过建筑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模式,培养企业所需建筑产业技能人才,实现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化、年轻化。另一方面,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建筑工人技能等级评价体系,将建筑工人的技能等级与薪酬体系挂钩,激励建筑工人主动学习掌握新技能新工艺。此外,制定相应政策,鼓励建筑企业对工人进行技能提升培训,根据培训效果给予资金补贴,同时税收减免或返还等政策,鼓励建筑企业招用高技能建筑产业工人,激励建筑企业培养和留住人才。郭代军还建议,要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,为其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,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。

 

如何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,是郭代军关注的另一个重点。“建议政府加大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,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,鼓励企业加大在建筑信息模型(BIM)、智能建造等领域的投入,提高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生产效率,助力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。”郭代军说。(川观新闻记者:刘春华)

    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”。如何在新就业形态下有效保障劳动者的权益?郭代军带来了自己的思考——

      从法律层面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,精准区分“劳动关系”“劳务关系”与“合作关系”,并根据不同类别制定相应的权益保障机制。特别是对于具有“不完全劳动关系”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,应确保其获得必要的保障,避免其权益因法律界定模糊而受损。

      建议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,强化政策扶持,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权益。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的参保机制,降低参保门槛,简化参保流程, 鼓励新兴业态企业为劳动者购买商业保险,积极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。政府可根据企业参保情况给予税收优惠、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,激励企业为劳动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。(四川在线记者:刘春华 陈婷)